
-
笪志刚:与黑河“知青博物馆”刘馆长的邂逅
2025年7月1日下午,即将西坠的炎热的残阳倾泻在一栋红色基调的建筑周围,远远望过去,犹如穿透黑黝黝的大地上升腾着的一抹赤血残阳,释放着一团青春的能量,述说着一簇历史的记忆。第六次来到黑河“知青博物馆”,扑面而来的“与共和国同命运”的鎏金大字在大厅摆放的知青农具和灯光映衬下灼灼生辉。或许是冥冥中的
14
- 0
- 0
-
笪志刚:用“冷资源”撬动“热经济”
东北地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具备哪些优势?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?近年来,东北地区冰雪旅游、生态旅游、红色旅游等特色文旅持续升温,文旅新业态、新场景不断涌现。特别是冰雪旅游,从“尔滨热”火爆出圈,到吉林“冰雪丝路”不胫而走,再到沈阳“冰雪嘉年华”体验升级,不仅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服务业升
5
- 0
- 0
-
笪志刚:参观“斯文在兹:西南联大学人墨迹展”有感
本月17日,利用在上海大学开会午餐后的一点休息时间,主办方领导陪着我们参观了位于校园内的一个展览。“斯文在兹:西南联大学人墨迹展”的名字颇有诗意,氛围颇为悲壮,成就不同凡响。尤其是主题和意蕴都颇为契合学者、教授的身份,自然就对展示增添了油然而生的敬慕,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注目礼一般的回眸仪式感。展品尤为
4
- 0
- 0
-
笪志刚:当这个“端午节”邂逅“六一节”
年过花甲的年龄了,对一些节日不断增添期待感的同时,对一些节日又好像越来越陌生。其中“端午节”常过,而且还比较重视阖家欢乐等仪式感,但“儿童节”却因孩子在外地渐行渐远,不过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概念。心情好的时候会捡拾一些回忆,否则就是一个日历牌上的日子而已。 今年的“端午节”和“六一节”紧挨着,像极了
3
- 0
- 0
-
笪志刚:当这个“端午节”邂逅“六一节”
年过花甲的年龄了,对一些节日不断增添期待感的同时,对一些节日又好像越来越陌生。其中“端午节”常过,而且还比较重视阖家欢乐等仪式感,但“儿童节”却因孩子在外地渐行渐远,不过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概念。心情好的时候会捡拾一些回忆,否则就是一个日历牌上的日子而已。 今年的“端午节”和“六一节”紧挨着,像极了
5
- 0
- 0
-
笪志刚:谁真正为亚洲好?答案不言自明
今年是越战结束50周年,美国主流媒体上出现不少纪念性文章,其中不乏对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相对下降的失落,也有眼见中国与周边国家共促亚洲繁荣稳定的不甘。为此,一些美媒不惜再次渲染“中国威胁”,比如在美军撤离越南50周年这个节点鼓噪中国“接管”亚洲等,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。但中美两个大国谁将亚洲作为安
9
- 0
- 0
-
笪志刚:心香一瓣在“尔滨”
对笔者而言,刚刚过去的五一连休是一个期盼已久的假日,是一个天伦之乐的享受,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相聚,也是玫瑰之月的家和万事兴的精彩瞬间。女儿一家的省亲让这个传统的节日点燃了亲情,洋溢了孝道,激荡了岁月。居住了63年的哈尔滨也再次让笔者如此感慨、如此感叹、如此感怀。说期盼已久,是因为女儿、女婿及外孙女三
4
- 0
- 0
-
笪志刚:从这部韩剧看中韩民间交流
最近,高口碑的韩剧《苦尽柑来遇见你》再次将张家界景区推上热搜,让笔者想到了如何以民间交流提升中韩彼此认知,进而夯实好感度的话题。近年,中韩关系遇冷,特别是两国的民意认知走低,好感度有所下降引发了很多担忧。笔者近年来先后五次赴韩学术访问,从首尔到地方也都感受到了上述变化。众所周知,中韩地缘相近、人缘
9
- 0
- 0
-
笪志刚:从石破茂搬进首相公邸说起
日本首相石破茂本周正式搬进首相公邸居住,这在日本国内掀起一波舆论涟漪,认为他是“不畏闹鬼传闻”。虽然大多时候是被当做“花边”或“轶事”,但首相公邸“闹鬼”传闻在日本持续如此之久,也因为它在一些历史时期与日本现实政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。日本首相公邸建于1929年,原本作为首相办公用的官邸使用,200
3
- 0
- 0
-
笪志刚:日本对华外交寻找“确定性”
日本外相岩屋毅12月25日应邀访问中国。在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内阁国内支持率持续走低、外交层面拓展乏力的背景下,不少分析认为石破政府正试图改善对华关系,借此激发两国各领域合作潜力,同时也打破日本外交的沉闷局面。对于当下的石破政府而言,改善对华关系确实称得上是某种“刚需”。美国政府换届带来的巨大不确
5
- 0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