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结束以来,日本长期将对美同盟视为外交与安保政策的基石。但近年来,日本一方面谋求自我松绑,不断提升防卫支出,想要摆脱“和平宪法”束缚而变成“能战国家”;另一方面明显加大与美国之外一些国家的安保合作。有日媒分析说,日本希望借助这一系列动作拓展“战略纵深”的意图暴露无遗。至于背后的逻辑,就是在日本右翼势力看来,作为一个狭长群岛国家的日本在“战时”难有回旋余地。通过加强与域外国家的军事勾连,日本企图一旦“遭袭”时可以获得“战时”保障和回旋空间。
那么,日本右翼势力渲染炒作“外部安全威胁”甚至“存亡危机事态”并加紧打造所谓“战略纵深”,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算计呢?
首先,日本对于遭到美国抛弃忌惮日深。目前来看,日本右翼势力一边大开历史倒车、挑动军事对立和地区对抗,一边对一旦“日本有事”美方会否提供支持心里没底。究其原因,一是在“美国优先”原则与政策下,美国政府加速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收缩和军力调整,防御重心转向本土和西半球、驻日美军司令部升级计划搁置、“宙斯盾”军舰规模压缩等减少军事存在的变化,引发日本对美国在亚太军事威慑与应急能力下降的担忧。二是美方近年来向盟友释放“不掏钱就别指望美军帮忙”的信号,日本不仅动摇了对于日美安保机制的信心,也忧虑陷入美国“狮子大张口”的循环,即便拿钱也不一定能获得安全保证。
其次,日本借口“对冲日益复杂的地缘安全形势”,谋求“进退有据的战略纵深”。近些年来,日本以“周边风险上升”“国家面临威胁”等为由,加紧强化本土军备部署、塑造“战略纵深”的尝试。一是如前所述,试图依托与美国之外一些国家的安保合作,将军事触角扩展至东南亚和大洋洲,塑造拥有多个海外支点的“战略纵深”布局。二是希望借着拓展“战略纵深”实现海外军事影响扩张,提升与对象国的军事互操作性和联合作战能力,同时转移军工产能、疏散军事力量,进而实现一定程度的“藏军于外”。三是通过“战略纵深”对象国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来填补美方安全承诺的不确定性,并推动日本提出的东海和南海“单一战区”等概念。
最后,日本试图通过打造“战略纵深”来增强安保战略自主化,目前已经释放出实现和加强“对敌基地攻击能力”或所谓“反击能力”等突破二战后日本“专守防卫”原则的危险信号。
在此过程中,日本右翼势力一是寻求依托所谓“战略纵深”而将日本塑造成为地区军事大国。日本与其他一些国家加速军事勾连,显然有着为实现自身“军事正常化”而进行迂回突破的意图。二是通过拓展“战略纵深”直接推动“反击能力”的构筑和强化。日本或将借助“准同盟”机制下安保合作的一些法律盲区和“灰色地带”,实现在日本国内备受质疑和批评的“反击能力”建设与实质提升。三是利用“战略纵深”倒逼国内修宪进程。拓展“战略纵深”往往需要与对象国加强军备技术合作,这可能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突破和修改“和平宪法”铺路,右翼势力或将借此进一步解禁并放大“集体自卫权”,突破“武器出口三原则”甚至“无核三原则”等政治与法律限制。
日本为了谋求本土以及海外的所谓“战略纵深”,不断渲染冲突对抗氛围甚至挑动军事对立、暗示军事干涉别国内部事务,这种操作只会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环境,损害地区繁荣发展的前景。不得不说,越线挑衅还想“进退有据”,实属日本右翼势力的痴心妄想。
(本文刊登在2025年11月16日《环球时报》的题为“军国主义躁动催生日本‘战略纵深’臆梦”的“环球圆桌对话”栏目)
红包分享
钱包管理

